恩西地平(Enasidenib)是一种异柠檬酸脱氢酶-2(IDH2)抑制剂,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且伴有IDH2突变的成年患者。作为靶向治疗药物,恩西地平在带来疗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和用药风险。
(1)、消化系统反应:恶心(50%)、呕吐(34%)、腹泻(43%)、食欲下降(34%)等胃肠道症状较为常见,多数为轻度至中度。
(2)、血液系统异常:非感染性白细胞增多(12%),这与药物诱导的骨髓增殖有关。
(3)、代谢异常:血胆红素升高(81%)、血钙降低(74%)、血钾降低(41%)等电解质紊乱。
(4)、神经系统症状:味觉障碍(12%),但通常不严重。
(5)、其他反应:疲劳、发热、体重减轻等全身性症状。
(1)、分化综合征是恩西地平治疗过程中最为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约14%,可能危及生命。
(2)、特征表现包括:呼吸系统症状:呼吸困难(68%)、低氧血症(76%)、急性呼吸窘迫、肺浸润(73%)、胸腔积液(45%)。
(3)、全身症状:发热(36%)、外周水肿伴快速体重增加(21%)、淋巴结肿大(33%)。
(4)、器官功能障碍:肾功能损害(70%)、肝功能障碍、多器官功能衰竭。
(1)、动物实验显示,恩西地平在相当于人体稳态暴露量0.1倍的剂量下即可引起胚胎-胎儿死亡和生长异常。
(2)、妊娠女性:禁用恩西地平,用药前必须确认妊娠状态。
(3)、避孕要求:育龄期女性应在治疗期间及停药后至少1个月内采取有效避孕措施,男性患者有生育伴侣者也应在治疗期间及停药后1个月内采取避孕措施。
(4)、哺乳期女性:治疗期间及停药后1个月内禁止哺乳。
(1)、恩西地平可能通过诱导骨髓增殖导致肿瘤细胞快速减少,从而引发肿瘤溶解综合征。
(2)、用药前需评估血细胞计数和血液生化指标(特别是白细胞计数和尿酸水平),并在治疗开始后至少前3个月每2周监测一次,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1)、非感染性白细胞增多:白细胞计数>30×10⁹/L时需要干预,可考虑使用羟基脲治疗。
(2)、胆红素升高:持续≥2周胆红素>3倍正常值上限而无转氨酶升高时,需减量至50mg/日。
(3)、QT间期延长:虽然临床试验中未观察到恩西地平导致QT间期显著延长,但仍需注意监测。
(1)、基因检测:必须通过FDA批准的检测方法确认IDH2突变。
(2)、基线检查:包括全血细胞计数、血液生化(重点关注白细胞计数、胆红素、电解质等)、心电图等。
(3)、妊娠测试:所有育龄期女性用药前需进行妊娠测试。
(1)、激素避孕药:恩西地平可能改变其浓度,建议使用额外或替代避孕方法。
(2)、CYP3A4底物药物:浓度可能被影响,需密切监测。
(3)、UGT1A1底物药物:如伊立替康,可能增加毒性风险。
(1)、血液学指标:至少每2周一次,持续至少3个月。
(2)、肝功能:重点关注胆红素水平。
(3)、电解质:特别是钙、磷、钾等离子。
(4)、分化综合征症状:尤其在治疗初期数月内。
(5)、肿瘤溶解综合征征象:如高尿酸血症、电解质紊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