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法替尼(GIOTRIF)是一种第二代口服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属于不可逆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家族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目前已经在国内上市,本文就阿法替尼的适应症、用法用量、副作用、禁忌、临床疗效等进行了详细说明。
用于一线治疗携带非耐药性EGFR突变(经FDA批准检测确认)的转移性NSCLC成人患者。
局限性:未证实对耐药性EGFR突变(如T790M)有效。
用于经铂类化疗后疾病进展的转移性鳞状NSCLC成人患者的治疗。
需通过FDA批准的检测(如therascreen® EGFR RGQ PCR Kit)确认肿瘤存在非耐药性EGFR突变。
标准剂量:40mg口服,每日一次,空腹服用(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
漏服处理:若距下次给药时间不足12小时,跳过该剂量,按原计划服用下一剂。
≥3级不良反应;
2级腹泻持续≥2天(尽管使用止泻药);
2级皮肤反应持续>7天或不可耐受。
不良反应缓解至≤1级后,以低于原剂量10mg/天的剂量重新开始。
危及生命的皮肤反应(如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症、Stevens-Johnson综合征);
确诊间质性肺病(ILD);
严重肝毒性;
胃肠道穿孔;
持续性溃疡性角膜炎;
症状性左心室功能障碍;
20mg/天剂量仍出现严重不耐受反应。
严重肾功能损害(eGFR15-29mL/min/1.73m²):阿法替尼起始剂量调整为30mg/天。
P-糖蛋白(P-gp)抑制剂(如利托那韦、环孢素):若无法耐受,阿法替尼每日剂量减少10mg。
P-gp诱导剂(如利福平、卡马西平):若需长期联用,阿法替尼的每日剂量增加10mg(耐受情况下)。
1.成人患者
EGFR突变阳性转移性NSCLC;
铂类化疗后进展的转移性鳞状NSCLC。
2.不适用人群
耐药性EGFR突变患者;儿童(安全性和有效性未确立)。
无绝对禁忌症。
腹泻(96%)、皮疹/痤疮样皮炎(90%)、口腔炎(71%)、甲沟炎(58%)、皮肤干燥(31%)、食欲减退(29%)、恶心(25%)、呕吐(23%)、瘙痒(21%)。
腹泻:16%为3级,可致脱水及肾损伤。
皮肤反应:0.2%出现大疱性/剥脱性病变(如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间质性肺病(ILD):发生率1.6%,亚洲人群风险更高(2.3%)。
肝毒性:0.2%发生致死性肝损伤。
胃肠道穿孔:发生率0.2%,高危因素包括联用NSAIDs或糖皮质激素。
角膜炎:0.7%发生,需评估后停药。
起始治疗时即开具止泻药(如洛哌丁胺),指导患者持续使用至腹泻停止12小时。
监测电解质及肾功能。
避免日晒,使用防晒措施。出现严重皮疹时需剂量调整或停药。
出现新发或加重的呼吸困难、咳嗽、发热时,立即停药并评估。
治疗期间定期检测肝酶,若AST/ALT>5×ULN或总胆红素>3×ULN,暂停用药。
高风险患者(如既往胃肠道疾病史)需密切监测腹痛症状。
出现眼部疼痛、红肿或视力变化时,暂停用药并行眼科评估。
孕妇禁用,育龄期女性需在治疗期间及末次给药后2周内采取有效避孕措施。
EGFR突变阳性NSCLC: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PFS),与传统化疗相比具有临床优势。
鳞状NSCLC:较厄洛替尼显著改善总生存期(OS)及PFS。
联用可增加阿法替尼血药浓度,需减少剂量(如不耐受时减10mg/天)。
联用可降低阿法替尼血药浓度,需增加剂量(如耐受时增10mg/天)。
BCRP底物:阿法替尼可能抑制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需监测相关药物毒性。
避光、防潮,20°C–25°C保存。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队长立场,亦不代表药队长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2年4月7日,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20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