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比司他(Panobinostat)是一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与硼替佐米和地塞米松联合用于治疗至少接受过两种既往治疗方案(包括硼替佐米和免疫调节剂)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1)、腹泻:发生率高达68%,其中25%为严重腹泻(≥7次/天)。
(2)、恶心:发生率为36%,6%达到3/4级。
(3)、呕吐:发生率为26%,7%为严重反应。
(4)、食欲下降:28%患者出现,3%为严重程度。
(5)、其他:腹痛(16.7%)、便秘(14%)和消化不良(6.2%)。
(1)、血小板减少:97%患者出现,67%为3/4级。
(2)、贫血:83%患者出现,31%为严重贫血。
(3)、中性粒细胞减少:62%患者出现,18%为3/4级。
(4)、白细胞减少:52%患者出现,19%为严重减少。
(1)、疲劳:60%患者出现,25%为严重疲劳。
(2)、外周水肿:29%患者报告。
(3)、发热:26%患者出现。
(4)、体重减轻:12%患者发生。
(1)、帕比司他治疗中25%患者出现严重腹泻。
(2)、可导致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
(3)、首次出现稀便或腹部绞痛时应立即开始止泻治疗(如洛哌丁胺)。
(4)、需密切监测水电解质平衡。
(5)、严重时需中断给药并考虑减量。
(1)、与血小板减少密切相关。
(2)、需监测血小板计数,必要时输注血小板。
(1)、表现为转氨酶和胆红素升高。
(2)、轻度或中度肝损患者需调整剂量。
(3)、严重肝损患者避免使用。
(4)、治疗期间定期监测肝功能。
(1)、轻度肝损:起始剂量减至15mg。
(2)、中度肝损:起始剂量减至10mg。
(3)、严重肝损:避免使用。
(4)、肾损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1)、血液学:每周全血细胞计数(尤其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
(2)、心电图:基线检查,每周期前复查。
(3)、电解质:基线检查,定期监测钾、镁、磷。
(4)、肝功能:治疗前和定期检查。
(5)、临床症状:腹泻、出血、感染征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