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替沙韦(Fostemsavir)是一种HIV-1gp120定向附着抑制剂,适用于多重耐药HIV-1感染的成人患者。作为联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一部分,其疗效与有效性需结合严格用药管理。
(1)、消化系统反应:恶心(10%)、腹泻(4%)、呕吐(2%)、腹痛(3%)及消化不良(3%)。
(2)、神经系统症状:头痛(4%)、嗜睡(2%)、头晕及味觉异常(少见)。
(3)、皮肤反应:皮疹(3%)、瘙痒(少见)。
(4)、其他:疲劳(3%)、睡眠障碍(3%)及实验室指标异常(如肌酸激酶升高、胆固醇升高)。
(1)、表现:在治疗初期,免疫系统恢复可能引发潜伏感染(如结核、巨细胞病毒、鸟型分枝杆菌)的炎症反应,或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格雷夫斯病、格林-巴利综合征)。
(2)、处理:需密切监测感染症状,必要时进行抗感染或免疫调节治疗。
(1)、风险:高剂量(2400mg,每日2次)可显著延长QT间期,增加心律失常(如尖端扭转型室速)风险。
(2)、高危人群:有QT延长史、心脏病史或联用其他致QT延长药物(如抗心律失常药)的患者。
(3)、建议:用药前评估心电图,避免联用高风险药物。
(1)、乙肝/丙肝共感染者:转氨酶升高风险更高(14%vs.3%HIV单感染者),部分与乙肝再激活相关。
(2)、监测:基线及治疗期间定期检测肝功能,确保有效的抗乙肝治疗。
(1)、妊娠:尚无充分人类数据,需权衡利弊。
(2)、哺乳:HIV感染者不应母乳喂养,以避免病毒传播。
(3)、肝/肾功能不全:轻至重度肝损或肾损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但需加强监测。
(4)、老年人:更易发生QT延长,需谨慎评估心血管风险。
(1)、他汀类药物(如瑞舒伐他汀):福替沙韦可能增加其血药浓度,建议从最低剂量起始。
(2)、口服避孕药:含炔雌醇的避孕药剂量需≤30mcg/天,以降低血栓风险。
(3)、HCV药物:避免联用格拉瑞韦或伏西瑞韦,可能增加肝毒性风险。
(1)、治疗前:心电图(QT间期)、肝功能、HIV耐药检测。
(2)、治疗中:定期监测HIVRNA、CD4计数、肝功能及电解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