巯嘌呤片(Mercaptopurin)通过抑制嘌呤合成途径,干扰DNA复制,主要应用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恶性血液病的维持治疗。作为化疗方案中的组成部分,巯嘌呤片常与其他药物联用,形成多药联合治疗方案,显著提升患者生存率。
巯嘌呤片是一种嘌呤类代谢抑制剂,适用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成人与儿童患者的维持治疗阶段,作为联合化疗方案中的一部分。
起始剂量为1.5-2.5mg/kg,每日一次口服,应与其他药物联合用于ALL的维持化疗方案中。可空腹或进食状态下服用,但应保持每日服药方式一致。
依据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ANC)和骨髓状态调整剂量,以控制骨髓抑制。
TPMT或NUDT15纯合缺陷者:建议将起始剂量降低至推荐剂量的10%以下。
杂合缺陷者:根据耐受性适当减量,部分患者可能无需调整。
建议在严重或反复骨髓抑制者中进行TPMT和NUDT15基因检测。
肾功能不全(CLcr<50mL/min):采用最低推荐剂量或延长给药间隔至每36-48小时。
肝功能损害者:使用最低推荐起始剂量,密切监测不良反应并据此调整。
合并使用别嘌醇时,应将巯嘌呤剂量减至原剂量的1/3至1/4。
巯嘌呤片适用于成人和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用于联合维持治疗。
说明书中未设明确禁忌症,但对本品或辅料有严重过敏史者慎用。
骨髓抑制:包括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乏力、皮疹。
高尿酸血症、口腔病变、肝酶升高、胆红素升高、感染、胰腺炎、皮肤色素沉着、脱发、肺纤维化、睾丸功能减退、继发恶性肿瘤等。
药物热、光敏反应、低血糖、门脉高压等。
为剂量依赖性主要毒性,使用期间需定期监测CBC。
可能致命,包括肝坏死、黄疸、腹水、肝性脑病等,起病时间早至1周,晚至数年。治疗初期每周检测肝功能,后每月一次。
本品具免疫抑制作用,影响疫苗应答,禁止接种活疫苗。
长期使用可能增加T细胞淋巴瘤、皮肤癌、宫颈原位癌等风险。
为罕见但严重的超炎症状态,若怀疑MAS,应立即停药。
对动物有明确胚胎致畸和生殖毒性作用,人群中已记录流产和死胎病例。
巯嘌呤在儿童和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维持治疗中作为联合化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有效延长缓解期,降低复发率,已被广泛用于临床实践中。
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显著提高巯嘌呤毒性,应减少巯嘌呤剂量至1/3-1/4。
可能降低抗凝效果,应监测INR并调整华法林剂量。
如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可增强骨髓抑制作用。
抑制TPMT活性,增加骨髓抑制风险。
与其他肝毒性药物合用时,应加强肝功能监测。
储存在20-25°C之间,可容许15-30°C短期波动。避光干燥保存,置于密封容器中。
【温馨提示】:部分商品说明书更换频繁,请以商品实物为准。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队长立场,亦不代表药队长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4年7月的说明书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009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