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那度胺通过增强T细胞与自然杀伤(NK)细胞的抗肿瘤活性、抑制异常细胞增殖并阻断肿瘤血管生成,显著改善多发性骨髓瘤(MM)、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等疾病患者的生存预后。
1.与地塞米松联合,用于治疗成年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
2.作为成年MM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后的维持治疗药物。
3.用于治疗伴有5q染色体缺失细胞遗传学异常(无论是否伴有其他细胞遗传学异常)、且存在输血依赖型贫血的低危或中危-1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成年患者。
4.用于治疗经过两种先前疗法(其中一种包含硼替佐米)后疾病复发或进展的成年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
5.与利妥昔单抗产品联合,用于治疗先前已接受治疗的成年滤泡性淋巴瘤(FL)患者。
6.与利妥昔单抗产品联合,用于治疗先前已接受治疗的成年边缘区淋巴瘤(MZL)患者。
联合治疗:来那度胺与地塞米松联用,起始剂量25mg/日,第1-21天服用,持续至病情进展或不耐受。75岁以上患者可降低地塞米松起始剂量。适合auto-HSCT者需在4个周期内动员造血干细胞。
血液学毒性剂量调整:血小板低于30,000/μL或ANC低于1,000/μL时中断治疗,恢复后按规则降低剂量恢复用药。
auto-HSCT后维持治疗:血液学指标恢复后开始,起始剂量10mg/日,第1-28天服用,3周期耐受后可增至15mg/日。
维持期血液学毒性剂量调整:血小板低于30,000/μL或ANC低于500/μL时中断治疗,恢复后按规则降低剂量恢复用药。
推荐剂量:起始剂量10mg/日,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持续至病情进展或不耐受。
血液学毒性剂量调整:根据起始治疗时间、基线指标及治疗中指标变化情况,分别按不同规则中断及恢复用药,来那度胺的恢复剂量为5mg/日或2.5mg/日。
推荐剂量:起始剂量25mg/日,第1-21天服用,持续至病情进展或不耐受。
血液学毒性剂量调整:血小板低于50,000/μL或ANC低于规定标准时中断治疗,恢复后降低5mg剂量恢复用药,最低5mg/日。
推荐剂量:来那度胺与利妥昔单抗联用,起始剂量20mg/日,第1-21天服用,最多12周期。
血液学毒性剂量调整:血小板低于50,000/μL或ANC低于规定标准时中断治疗,恢复后按起始剂量不同降低5mg剂量恢复用药,最低5mg/日或2.5mg/日。
成人。妊娠期、哺乳期女性,儿童以及老年患者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1.妊娠:来那度胺可导致胎儿伤害,孕妇禁用。在猴子的器官发生期给予来那度胺,其后代出现肢体异常,且在所有测试剂量下均有此效应。由于其与已知人类致畸剂沙利度胺结构相似,因此禁止用于孕妇。
2.严重超敏反应:对来那度胺表现出严重超敏反应(如血管性水肿、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患者禁用。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20%)包括腹泻、疲乏、贫血、便秘、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症、外周水肿、失眠、肌肉痉挛/痉挛、腹痛、背痛、恶心、虚弱、发热、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鼻咽炎、胃肠炎、咳嗽、皮疹、呼吸困难、头晕、食欲下降、血小板减少症和震颤。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15%)包括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腹泻、瘙痒、皮疹、疲劳、便秘、恶心、鼻咽炎、关节痛、发热、背痛、外周水肿、咳嗽、头晕、头痛、肌肉痉挛、呼吸困难、咽炎和鼻衄。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15%)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白细胞减少、腹泻、便秘、恶心、疲乏、发热、咳嗽、上呼吸道感染和皮疹。
1.胚胎-胎儿毒性
2.来那度胺REMS计划
3.血液学毒性
4.静脉和动脉血栓栓塞
5.CLL患者死亡率增加
6.第二原发性恶性肿瘤
7.与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治疗MM患者死亡率增加
8.肝毒性
9.严重皮肤反应
10.肿瘤溶解综合征
11.肿瘤flare反应
12.干细胞动员受损
13.甲状腺疾病
14.MCL患者早期死亡率增加
15.超敏反应
来那度胺(10mg/日)与地高辛合用时,地高辛的Cmax和AUCinf增加14%。在来那度胺治疗期间,应根据临床判断和标准临床实践定期监测地高辛血浆水平。
促红细胞生成剂或其他可能增加血栓风险的药物(如含雌激素的疗法),在与来那度胺合用时应谨慎,需进行获益-风险评估。
来那度胺(10mg/日)与单剂量华法林(25mg)合用时,对来那度胺及华法林的药代动力学无影响。服用华法林的MM患者在联合使用来那度胺时,建议密切监测PT和INR。但目前尚不清楚地塞米松与华法林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
20°C-25°C常温下避光保存。
【温馨提示】:部分商品说明书更换频繁,请以商品实物为准。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队长立场,亦不代表药队长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3年3月24日,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021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