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馨提示: 药品图片来自网络,仅供参考;如遇新包装上市可能存在上新滞后,请以实物为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品主要成分为盐酸多柔比星,化学结构式为:

辅料为:氢化大豆磷脂酰胆碱、培化磷脂酰乙醇胺、胆固醇、蔗糖、组氨酸、盐酸。
使用5%葡萄糖注射稀释后使用,静脉滴注30分钟以上。(注:根据推荐剂量和病人的体表面积确定剂量并按方法进行稀释,若剂量﹤90mg,使用250ml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若剂量≥90mg,使用500ml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
本品推荐剂量为20mg/㎡,每2-3周1次静脉内给药,两次给药时间不宜少于10天,持续给药2-3个月会产生疗效,为保持一定疗效,应在病人需要时给药。
1.禁用于肌肉和皮下注射,禁止未经稀释直接原液注射,不建议在输液管中接装过滤器。
2.禁止使用有沉淀物或其他杂质的器材。
3.由于本品中未加防腐剂或其他抑菌剂,故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4.除5%葡萄糖注射液外的其他稀释剂或任何抑菌剂都可能使本品发生沉淀。
5.为减少滴注反应的风险,起始给药速率应不大于1mg/min,如果无滴注反应,以后的滴注可在60分钟内完成。
6.不应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
表1.出现手足红肿综合征(PPE)剂量调整方案:
前次给予本品后周数  | |||
毒性级别  | 第4周  | 第5周  | 第6周  | 
1级(轻度红斑、水肿或脱皮但不影响日常行为活动)  | 继续给药:如病人之前曾发生过3.4级皮肤毒性反应,推迟1周给药  | 继续给药:如病人之前曾发生过3.4级皮肤毒性反应,推迟1周给药  | 减量25%继续给药,并恢复4周给药间隔  | 
2级(红斑、脱皮或水肿,有影响但可以进行正常的活动,小水泡或溃疡﹤2cm)  | 推迟1周给药  | 推迟1周给药  | 减量25%继续给药,并恢复4周给药间隔  | 
3级(发热、溃疡或肿胀影响行走或正常行为,不能正常穿衣)  | 推迟1周给药  | 推迟1周给药  | 停止治疗  | 
4级(扩散或局部感染并发症,或卧床不起或住院)  | 推迟1周给药  | 推迟1周给药  | 停止治疗  | 
表2.出现口腔炎时剂量调整方案:
前次给予本品后周数  | |||
毒性级别  | 第4周  | 第5周  | 第6周  | 
1级(无痛的溃疡、红斑或轻度疼痛)  | 继续给药:如病人之前曾发生过3.4级口腔炎,推迟1周给药  | 继续给药:如病人之前曾发生过3.4级口腔炎,推迟1周给药  | 减量25%继续给药,并恢复4周给药间隔,或遵医嘱停止治疗  | 
2级(疼痛性红斑、水肿或溃疡但可以进食)  | 推迟1周给药  | 推迟1周给药  | 减量25%继续给药,并恢复4周给药间隔或遵医嘱进行治疗  | 
3级(疼痛性红斑、水肿或溃疡不能进食)  | 推迟1周给药  | 推迟1周给药  | 停止治疗  | 
4级(需要接受肠道内或肠道外营养支持治疗)  | 推迟1周给药  | 推迟1周给药  | 停止治疗  | 
表3.出现血液毒性时的剂量调整:
毒性级别  | 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mm³)  | 血小板(/mm³)  | 剂量调整  | 
1级  | 1500-1900  | 75000-150000  | 继续治疗,无需剂量调整  | 
2级  | 1000-﹤1500  | 50000-﹤75000  | 暂停治疗,直至中性粒细胞计数﹥1500和血小板﹥75000,可以原剂量给药  | 
3级  | 500-999  | 25000-﹤50000  | 暂停治疗,直至中性粒细胞计数﹥1500和血小板﹥75000,可以原剂量给药  | 
4级  | ﹤500  | ﹤25000  | 暂停治疗,直至中性粒细胞计数﹥1500和血小板﹥75000,降低剂量25%继续给药或继续原剂量给药但同时给予细胞因子支持治疗  |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其他发生率较高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乏力、脱发、发热、腹泻,与输注有关的急性反应和口腔炎等。
1.所有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均需经常进行心电图监测。
2.使用本品治疗期间需经常检查血细胞计数。
3.需操作机器或驾车行驶的患者谨慎使用本品。
4.建议孕龄妇女或其配偶在治疗期间及停药后6个月内避孕。
(以上内容参考自中文版说明书2021.06版)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队长立场,亦不代表药队长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资料: 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