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拉克索(Pramipexole)是一种非麦角类多巴胺激动剂,用于治疗帕金森病和中重度原发性不宁腿综合征(RLS)。作为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它在改善症状的同时也可能带来一系列不良反应。
发生率≥5%:恶心(28%)、头晕(25%)、嗜睡(22%)、失眠(17%)、便秘(14%)、乏力(14%)和幻觉(9%)。
(1)、常见的不良反应>5%是恶心(16%)和嗜睡(6%)。
(2)、头痛(16%)。
(3)、疲劳(9%)。
(4)、便秘(4%)。
(1)、普拉克索治疗期间,患者可能在没有任何预警的情况下突然入睡,包括在驾驶、交谈或进食等日常活动中。
(2)、这种情况可能在治疗一年后仍会发生。
(1)、使用包括普拉克索在内的多巴胺激动剂可能导致强烈的赌博冲动、性冲动、购物冲动、暴食冲动等,患者可能无法控制这些冲动。
(2)、部分患者在减少剂量或停药后这些冲动消失。
(1)、多巴胺激动剂可能损害血压调节系统,导致体位性低血压,特别是在剂量递增期间。
(2)、表现为头晕、恶心、晕厥、出汗等症状。
(1)、高热。
(2)、意识模糊。
(3)、严重肌肉强直。
(4)、淡漠。
(5)、焦虑。
(1)、老年人:清除率降低约30%,半衰期延长至约12小时。
(2)、孕妇:仅在潜在获益大于风险时使用。
(3)、哺乳期妇女:应考虑停药或停止哺乳肝功能损害:轻中度损害无需调整剂量,严重损害患者数据有限。
(4)、儿童:有效性尚未确立。
(1)、西咪替丁可使普拉克索AUC增加50%,半衰期延长40%。
(2)、多巴胺拮抗剂(如吩噻嗪类、丁酰苯类、甲氧氯普胺)可能降低普拉克索疗效。
(3)、与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如酒精)合用可能增加镇静作用。
(1)、可与食物同服以减少恶心发生。
(2)、整片吞服,不要压碎、咀嚼或溶解。
(3)、漏服时不要加倍剂量,应在下次常规时间服用规定剂量。
(4)、停药应逐渐减量,不要突然停止。
(5)、从酶替代疗法转换为普拉克索时,可在最后一次ERT后24小时开始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