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馨提示:图片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Drugs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参考。
盐酸普罗帕酮为Ⅰ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适用于:延长无结构性心脏病患者的症状性心房颤动(阵发性或持续性)的复发时间;延长无结构性心脏病患者的伴致残症状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复发时间;治疗经医生判断为威胁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如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治疗应在医院内开始。
白色、双凸、刻痕薄膜衣片。
初始剂量每次150mg,每8小时一次(每日总剂量450mg)。
剂量调整根据治疗反应和耐受性,可在至少间隔3至4天后逐渐增加剂量至每次225mg至300mg,每8小时一次(每日总剂量675mg至900mg)。
最大剂量:每日剂量超过900mg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立。
特殊剂量调整:肝功能不全、QRS波明显增宽、或出现二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应考虑减量;老年患者或既往有明显心肌损伤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初始治疗阶段应更缓慢地增加剂量。
常见不良反应(>5%):异常味觉、恶心/呕吐、头晕、便秘、头痛、疲劳、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延迟。
其他重要不良反应:心律失常加重(包括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心脏骤停);心力衰竭新发或加重;粒细胞缺乏症;视力模糊、乏力、呼吸困难、震颤、共济失调等;肝功能异常、狼疮样综合征、精子数量减少等。
2.诱发布鲁格达综合征
3.联合使用QT间期延长药物
4.药物相互作用风险
5.心力衰竭风险
6.传导障碍
7.起搏器功能影响
8.粒细胞缺乏症
9.重症肌无力加重
10.ANA滴度升高
【孕妇】无孕妇用药的充分研究;动物实验显示胚胎-胎儿毒性仅在母体毒性剂量下出现;仅在潜在获益大于风险时使用。
【哺乳期女性】普罗帕酮及其代谢物可进入乳汁,但含量较低;应权衡母乳喂养的获益与药物对婴儿的潜在风险。
【具有生殖潜力的男性和女性】男性患者可能出现暂时性精子数量减少,停药后可恢复。
【儿童使用】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立。
【老年人使用】应谨慎选择剂量,通常从剂量范围低限开始。
【肾功能损害】约50%代谢物经尿排泄,应监测过量症状。
【肝功能损害】肝功能不全者生物利用度显著升高,半衰期延长,应密切监测药物效应。
下列患者禁用: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无起搏器保护的窦房结、房室结或室内传导障碍(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已知布鲁格达综合征;心动过缓;显著低血压;支气管痉挛性疾病或严重阻塞性肺疾病;明显电解质紊乱。
1.CYP2D6与CYP3A4抑制剂
2.地高辛
3.华法林
4.奥利司他
5.β受体阻滞剂
6.利多卡因
7.奎尼丁
8.利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