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药品图片来自网络,仅供参考;如遇新包装上市可能存在上新滞后,请以实物为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品为放射性螯合剂,仅适用于已知或疑似钚(Pu)、镅(Am)或锔(Cm)内污染患者,通过螯合作用加速放射性核素的尿路排泄。不适用于铀(U)、镎(Np)或放射性碘的促排。
成人及≥12岁青少年:明确剂量(1.0g单次静注)。<12岁儿童:按体重调整剂量(14mg/kg),雾化途径安全性未确立。
无色澄明高渗溶液(渗透压1260mOsmol/kg),pH7.3–8.3。
成人及青少年(≥12岁):单次静脉注射1.0g(首选给药途径)。儿童(<12岁):单次静脉注射14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1.0g)。治疗窗口期为内污染后24小时内给药疗效...【详情】
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1%):头痛、头晕、胸痛、过敏反应、皮炎、金属味觉、恶心/腹泻、注射部位反应。
雾化相关风险:咳嗽/喘息(含哮喘加重)。
长期治疗风险:锌、镁、锰等微量元素耗竭。
1.雾化诱发哮喘
2.微量元素耗竭
3.医护人员防护
4.血色素沉着症风险
【孕妇】妊娠C级:动物试验显示致畸性(小鼠≥2倍人剂量;犬≥0.5倍剂量)。首选Zn-DTPA,必要时单剂Ca-DTPA联用锌补充剂。
【哺乳期女性】放射性污染物可经乳汁排泄,无论是否接受治疗均需停止哺乳。
【具有生殖潜力的男性和女性】说明书中尚未明确。
【儿童使用】静脉给药有效性外推自成人,雾化途径安全性未确立。
【老年人使用】说明书中尚未明确。
【肾功能损害】无需调整剂量,但肾损可降低促排效率;严重者建议联用高效透析(透析液需辐射防护)。
【肝功能损害】说明书中尚未明确。
说明书未明确绝对禁忌症,但需警惕以下相对禁忌:哮喘患者禁用雾化途径;严重血色素沉着症患者慎用。
未检索到充分的人体药物相互作用研究;多核素污染时需联用其他促排剂(如普鲁士蓝、碘化钾)。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队长立场,亦不代表药队长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更新于2013年3月,FDA说明书网址: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021749